8·15国际和平“云集会”举行,纪念馆35周年回顾展开幕
今天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5周年纪念日,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馆35周年。为表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理念,上午9点,我馆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 国际和平集会”,并在3号展厅举办“应声立 循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35周年回顾展”。
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相关支持单位领导,专家学者、艺术家、文物捐赠者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纪念馆设计和建设方代表,以及纪念馆老领导、老员工代表等一同出席了活动。
过去每年8·15,当年坚守南京,保护25万多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的后代、日本友好团队等都会来到纪念馆举行和平集会。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大家没能来到现场。他们通过视频“云集会”,回望历史,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更加深刻地认识战争的残酷,表达对和平的珍视之情——
江苏省文明办副主任公永刚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1985年8月15日,纪念馆正式建成开放。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纪念馆馆名。从此,纪念馆立足南京,面向世界,“特别是2014年以来,在纪念馆连续6年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赢得了国内国外高度评价。”
江苏省文明办副主任公永刚
开幕式现场,35位嘉宾代表依次登台,每人撞响1下和平钟,总计撞响35下,35响钟声象征着纪念馆走过的35个春秋。
这和平钟是纪念馆公祭广场和平大钟的子钟。2003年,由旅日华侨林伯耀和林同春等14名爱国侨胞捐资铸造,并赠予纪念馆,初衷即是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开幕式后,全体嘉宾参观了纪念馆35周年回顾展。
纪念馆自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35年来,始终秉持国家站位,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讲述历史,发挥研究、征集、收藏、展示、教育、传播功能,成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固定举办地。
纪念馆35周年回顾展分“筚路蓝缕 建馆立业”“厚积薄发 深耕研究”“聚沙成塔 广征文物”“以史为本 精益教育”“络绎八方 跨际交流”“继往开来 永续和平”六个部分,通过图文、视频、文物等展现了纪念馆的35年,以及几代纪念馆人为“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所付出的汗水和辛劳。
纪念馆新老馆领导合影,分别是: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中)、张益锦(右三),原副馆长段月萍(左三)、陈俊峰(右二),现任馆长张建军(左二)、副馆长凌曦(左一)、时鹏程(右一)
新华日报摄影记者 万程鹏 摄
新华日报摄影记者 万程鹏 摄
新华日报摄影记者 万程鹏 摄
新华日报摄影记者 万程鹏 摄
回望35年,他们这样说
纪念馆原副馆长段月萍,是1984年筹建纪念馆时的小组成员。今天,她在纪念馆 35 周年回顾展中,看到自己1984年和其他编史组成员的合影,感慨道:“35年经过几代纪念馆人接续努力,纪念馆变化很大,愿我们共同建设的这个纪念馆越来越好。”
△1984年11月,编史组成员在中山陵5号东郊宾馆合影。中排左三至左六依次为张允然、高兴祖、杨正元、孙宅巍,前排左三为段月萍。其中,张允然后任名誉馆长,杨正元后任首任馆长,段月萍后任副馆长
“南京保卫战研究第一人”孙宅巍研究员,也是1984年筹建纪念馆时的小组成员。“我是扬州人,侵华日军当时在扬州也有屠杀,所以我从小就对这段历史有一些了解,我从收集史料开始至今已经37年,我通过统计掩埋队员们掩埋尸体的数量证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达到30万。能够参与到筹建纪念馆小组我非常荣幸,希望能为这段历史做出贡献。”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在1984年南京市筹建纪念馆时,他就十分关注。“35年了,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南京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第169座和平城市,我们的城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希望纪念馆作为承载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空间,让大家都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和平教育。”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庭宝的父亲、舅公和二姑父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被侵华日军押上卡车,再没有回来。他说作为南京人,他是看着纪念馆一点点发展壮大的。“纪念馆对我们这些幸存者非常关心,每年逢年过节,都会送物品来慰问我们。我希望我们的后代都要牢记这段历史,都来纪念馆看看。”同时,他也希望那些否定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能正视历史事实,来纪念馆走走看看。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宏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齐康教授一同参与了纪念馆一期、二期工程的建设。他回忆说,“齐康老师的父亲齐兆昌是当年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的负责人之一。齐康老师是带着为遇难者和广大人民的深厚感情设计了纪念馆一期和二期工程。”张宏说,纪念馆的十字碑、《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就出自齐康院士团队的设计。“时隔这么多年,今天来纪念馆参观,看到我们当年做的这些雕塑、建筑作品,觉得很欣慰,我们为这段历史尽了一份力。”
93岁的刘健芝和85岁祁恩芝老夫妇,从1994年南京首次公开集会悼念遇难者,就来到纪念馆拍摄记录,至今已经整整27年。今天上午,这对耄耋伉俪不顾高温炎热天气,及自身高龄,依旧坚持挂着沉重的相机,背着镜头和闪光灯等摄影器材,来到纪念馆。他们像年轻记者一样,在人群中捕捉镜头。祁恩芝说,他们用镜头见证了纪念馆27年的发展变化,“几万张照片是我们留给纪念馆的礼物。只要我们身体允许,还能动,就一定要坚持拍下去。”刘健芝说,他们会尽己之力,传播这段历史,教育下一代牢记苦难,珍爱和平。
新华网编辑 徐红霞 摄
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纪念馆举办35周年回顾展,是对纪念馆发展历程的回顾,“这35年来,纪念馆通过文物收藏、历史研究、展览展示、社会教育、对外传播,不断传递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声音。纪念馆将继续努力,以总书记重要指示为遵循,发挥教育基地的功能,开展国际传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张建军馆长(右)向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张宪文(左)介绍纪念馆35周年回顾展展板内容
编辑 | 俞月花 王诗婕
摄影 | 蔡美婷
审校 | 李 凌 赵伊汉
签发 | 凌 曦